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时间:2017-09-21 14:47 来源:张明 作者:-1 点击:次
为了深入挖掘和采录传承人的口述、传承等影像资料,有序推进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9月6日至9月10日,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组织两个工作组,邀请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江帆,著名曲艺作家、理论家郝赫作为学术专员,深入盘锦,对古渔雁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则亭进行访谈拍摄。 此次拍摄主要是在整理、剪辑前期资料的基础上,对传承教学片、传承人的生活场景以及海上起网收网、海产品加工等受季节影响的重要场景进行补拍。为了更真实的记录古渔雁的生产、生活状态,工作组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到海边、船厂蹲守,甚至不顾晕船及海上风浪的危险,随渔船出海拍摄;并且多次到蛤蜊岗、霸王庙遗址取景,力求在镜头下还原古渔雁故事的发生场景。 从2016年3月15日至今,工作组曾先后九次前往盘锦,对刘则亭及其亲属、盘锦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明、古渔雁民间故事研究学者谢红萍博士及二界沟的老渔民、老船长等12人进行了约20小时的口述访谈,并采录了刘则亭讲述的古渔雁民间故事283则,拍摄了刘则亭为盘锦市辽东湾第二小学学生讲述古渔雁知识的视频约0.8小时。这些珍贵的影音资料,对古渔雁民间故事和古渔雁文化的传承传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