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动态

“满族民间服饰”等三个项目拟申报 盘锦市第三批非遗保护名

分类:馆内动态  来源:张明  时间:2015-04-11 21:17  浏览量:

      根据《关于申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通知》(盘文广发[2013]12号)文件要求,市文化馆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己收集整理的民间艺术重新梳理,经过认真研讨,科学论证,准备推荐“满族民间服饰”、“盘锦刘坤剪纸”、“盘锦核雕”申报盘锦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几年来,作为“古渔雁民间故事”、“上口子高跷秧歌”、“民间香蜡制作技艺”、“盘锦鼓乐”、“盘锦民谣”五个市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市文化馆大力开展民族民间艺术的收集整理工作,积极发动基层文化单位,采取田野普查、基层推荐、重点调查的多种方式,对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2012年至今,非遗的收集工作成果喜人,在原有基础上,又整理出“满族民间服饰”、“盘锦刘坤剪纸”、“盘锦核雕”、“苇画”、“放河灯”、“战向英草鞋编织”等多个非遗资源。经过馆内论证,推荐“满族民间服饰”、“盘锦刘坤剪纸”、“盘锦核雕”三项非遗申报我市第三批非遗名录。
     
满族民间服饰是我市满族文化的遗存,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众多满族服饰技艺涵盖其中,如“扣攀”、“十八禳”、“鞋帮花”、“掐鞋脸”、“打咯吧”、“缝纫”、“裁剪”等工艺;众多满族传统美学因素蕴藏其中,如:剪纸、刺绣、女红等,剪纸是图案创作的前提,女工在创作前往往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随手动,手随心动,作品质朴厚重、浑然天成。绣花大量用于服饰其中,山水琅琊、瑞兽祥云、传统纹理随处可见,技法有“平绣”、“堆绣”、“打纸绣”、“绒绣”等,针法涉及过百种,错针、纳金丝、网针、乱针、挑花、刮绒等;无数满族传统符号聚集其中,“枕顶”、“云肩”、“挽袖”、“被套”、“鞋帮花”等。女工包括选料、画衣样、绣花、裁剪、掐缝、镶边、咬牙、缝合、上领、盘扣袢、熨烫、整形等二十个步骤。可以说是我市满族民间传统艺术集大成者,是我市乃至辽宁省境内不可多得的非遗资源。
     
盘锦刘坤剪纸是我市民间剪纸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有盘锦民俗剪纸、盘锦鸟类剪纸、传统团花等,利用剪、刻、布局等多种传统手法创作作品。传承人刘坤将盘锦境内所有的鸟类用剪纸的形式表现,生动形象,趣味横生;将传统的民俗活动展示出来,有高跷秧歌、游艺活动、民俗场面,对传统的记载和展现,画面故事性强,艺术感染力丰富;团花主要是喜字、蝴蝶、鲤鱼、窗花,寓意吉祥,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期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突破,画面大胆留白,别具韵味。作品以画幅巨大著称,精剪细刻,气势恢宏,极具视觉冲击力。刘坤剪纸以其技艺精湛、画面祥和、构图新颖,在我市传统美术的剪纸艺术中独具代表性。
     
盘锦核雕是我馆近一年挖掘整理出的一项非遗资源,在我市活跃着一群微雕艺人,他们或有正式工作,或专业从事微雕技艺,多在橄榄、桃核上雕刻,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技艺包括浮雕、镂雕、透雕等多种手法,内容多为十八罗汉、瑞兽、观音、佛等,寓意吉祥。罗汉形象浑然形成,开脸精彩生动,瑞兽动势生动,布局合理。灵芝、祥云、梅竹等传统符号搭配其中。微雕工艺可分备料、选材、打大形、雕刻、抛光、把玩等多个步骤。创作过程中,有因材施雕,因意选材两种方式,雕刻时单刀直入,根据桃核上的纹理褶皱,允许二次创作,核雕人物时,最难的是开脸,一般多从鼻子入刀,根据人物特征开脸,成品要打磨抛光,最后是把玩儿,作品要在人的手中长时间把玩,因主人身体的油脂浸入,久之,质感如膏似脂,色彩稳重鲜活,亦坚固如玉,不易开裂。值得一提的是,核舟的雕刻,把五公分的橄榄核雕刻成小船,船上有人物或站或坐,形态各异,船上构件齐全,窗户有轴,可灵活转动。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品牌项目
 
     
 
总点击数:895506次
Copyright © 2009 - 2015 盘锦市文化馆 pjys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址:pjysg.com 电 话:(0427)2889656 E-mail:1160641831@qq.com
地址:盘锦市兴隆台区双兴中路30号(文化大院) 网站备案:辽ICP备06042705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