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文化馆移动版

主页 > 非遗领域 > 非遗活动 >

辽河口再次响起“碱巴蜡”

     家吵架了,理屈的一方都要请一台皮影戏来和解。 ”今年75岁的张桂芳家住得胜镇三棵树村。她说,小时候,村里的老靳家和老刘家因为地头分界不清而吵架,最后由理屈的老靳家请台皮影和解,“我到现在都能想起来那台戏中的词‘丑丫头你招枪,薛海你招炮’,当时不知道啥意思,后来才知道是《四平山》里的段子。 ”

      张桂芳回忆说:“ 1958年以后,国家经济困难,口粮低标准,一个人一天就给一斤毛粮 (没有脱壳的粮食),大家都吃不饱饭,皮影戏没人唱也没人听了。 ‘文革’中,影人、影卷都被烧了,得胜镇的皮影也彻底消失了。 ”

      在几位老人手里重生并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后,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没了皮影的得胜镇百姓却陷入了精神的荒芜。每到农闲,村民们只能“冬天蹲墙根,夏天蹲树荫”。

      1993年,曾任三棵树村支部书记、村淀粉厂书记的周兴阁退休后,向村委会争取了两间平房,作为老年活动中心,准备一些娱乐活动丰富村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扭秧歌、跳舞、唱民歌……老年活动中心受到了村民的欢迎,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爱聚在这里。

      出身皮影戏世家的张永怀与周兴阁十分投缘,俩人经常在老年活动中心唠嗑。有一天,周兴阁说:“反正闲着没事,咱们干脆把以前的皮影戏捡起来,这可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再不恢复,以后就更没人会了。 ”

      张永怀的爷爷就是得胜镇当年有名的皮影艺人张自文,其父张春普得到真传。从小耳濡目染,张永怀唱起皮影戏来毫不含糊,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带领张家影班外出唱影,听过他唱皮影的人,都竖大拇指。

      周兴阁的话说到了张永怀的心坎里,两人立即决定组织村民学习皮影。由于影箱在“文革”时期被烧毁了,张永怀本人又以伴奏和唱影见长,基本不会刻影,于是周兴阁出了1500元钱,托人去外地购置了一箱影人、影件。

      之后,张永怀和周兴阁又做了简单的影窗和影台子,放在老年活动中心,开始教村民唱影和拿影。

      “谁学都可以,张永怀老爷子教得很认真,我那会看了以后感觉挺有兴趣,也就跟老爷子学皮影了。 ”今年62岁的贾桂娥如今已是戏班的顶梁柱。

      和贾桂娥一样被张永怀感染的人不少。渐渐的,三棵树村的皮影队伍扩大到近20人。他们的唱本也越来越丰富,最初只是演唱《四平山》,后来连续排演了《三请樊梨花》、《五峰会》,并编出历史剧《得胜碑传奇》等曲目。

      一年之后,重生的大荒皮影戏就在盘锦打出了名气,请影的人越来越多,张永怀等人的足迹遍布机关、厂矿、农村、学校。 1998年,他们一年连续演了近百场,沈阳等地也有人来请他们去演出。

      如今,大荒皮影不仅获得重生,而且还有了创新。特别是在操纵影人的武将对打方面,张桂芳和贾桂娥在师父张永怀精心教导下,自创了“翻马不翻人”的独特“指法”,就是在两将对打中,其中一方突然掉转马头,却依然与敌将打斗。相反,另一方追过来,前一方败退的人也是掉转马头且战且退,使打斗场面更加惊心动魄。此指法在沈阳观摩演出时,得到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大荒皮影戏的重新崛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地政府开始大力扶持。

      “为了扶持这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团体,从1994年至今,得胜镇政府投入经费100余万元。 ”得胜镇文化站站长陈明洋说。

      到2004年6月,大荒皮影戏被盘锦市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8月,大荒皮影戏被列入第五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刻影进入小学课堂

      大荒皮影的重生之路已经走过了20年。 20年间,大荒皮影戏从最初的几个人,唱到了如今的18人,队伍在一天天地壮大。但是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皮影的兴趣却越来越淡。

      客观上,大荒皮影戏也面临着和其他很多非遗项目一样的困境,那就是队伍老龄化的问题。如今,张永怀已经88岁,很少外出演出,皮影队里年龄最小的赵青林也已经61岁。

      “我们年纪越来越大,想把这皮影戏传下去,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感兴趣,不爱学。 ”赵青林说,“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坚持唱下去,不能让重生的大荒皮影戏再次陷入濒危的困境。 ”

      在困难面前,这些老艺人始终没有低头,仍在坚持唱影、学习刻影。

      为了让大荒皮影戏更好地传承下去,2013年,得胜镇政府从唐山聘请了皮影艺人,教当地人雕刻影件和影人。

      这些皮影艺人还进入当地的小学,教老师和学生雕刻皮影。“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上,用自己雕刻的影人模仿课文里面的人物,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皮影雕刻技艺的传承。 ”陈明洋说。

      另外,为了保护和传承皮影,得胜镇还成立了一个文化旅游服务公司,借助当地的旅游资源带动皮影戏演出和发展。

      “游客来了之后,我们会重点推荐皮影,为此还在得胜镇展览馆搭了皮影戏台,每天都有演出。 ”陈明洋说,“我们一直在找市场,但从长远来讲,大荒皮影戏的传承仍然任重道远。 ”

      独特唱腔——“碱巴蜡”

      □本报记者/王敏娜

      大荒皮影源自河北唐山,却又独树一帜,形成了辽河流域特有的腔调。

      得胜镇所属的盘山县是退海之地,当地群众称之为“盐碱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养育了独特的文化,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在发音、腔调上都与周边不一样,其皮影唱腔与地方戏、二人转、评剧及北方其它皮影腔都归属不到一处,省里的那些有名的曲艺家来此观摩交流,也没能说清大荒皮影唱腔属于哪个流派,后来,约定俗成,被群众定性为辽河流域独有的板腔曲调,属于盘锦地区独有的“盐碱地唱腔”,俗称“碱巴蜡”唱腔(碱巴蜡是当地人对土地板结、泛白的结晶体的称谓)。比如,在唱“上街去”时,艺人会把“街”(这里读gāi)字拖音拖得很长很高,而把“去”字说得很轻、很短。

      采访中,主攻唱影的赵青林为记者唱了一段,其唱腔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悠长。喜,可让人心舒气爽;悲,能催人泪下,令人回味无穷。

      “这就是我们当地的 ‘碱巴蜡’唱腔,腔调中杂糅地方二人转中的‘文咳咳’腔调及盘锦地区、双台子河口的民间小调等音乐,高亢、婉转,韵味独特,洋溢着淳朴自然的地域特色。 ”张明说,“《走遍中国》节目组曾到我们这来过,他们听过大荒皮影戏后,都说我们的皮影有特色,在别的地方从没听到过。 ”

      大荒皮影的音乐融入了本地民族器乐、民间曲调,具有浓郁的辽河流域特色,符合北方人那种豪爽、粗犷的性格,其音色、腔调浑厚、朴实、高亢,听后有一种畅快、舒爽的感觉,十分震撼。

     ——摘自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