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苇场曾“万人千车”,最大塘铺生活区有500多人
盘锦有120万亩芦苇荡,曾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苇客。在上世纪末之前,当芦苇荡里的水面结冰时,大批苇客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抢收芦苇,这些苇客吃住在芦苇荡里,建起一排排的“塘铺”。
苇客在火炕上聊天。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大机械代替了传统手工,曾经像候鸟一样准时返回辽河口的苇客逐渐消失了,热闹的“塘铺”也成了闲置房,甚至是废墟。不过,盘锦市正在建设塘铺博物园,向人们讲述苇客的辛酸和塘铺里面发生的故事。
苇客写在墙上的打油诗。
“万人千车”曾是当地最独特的人文景观
大米、河蟹、芦苇,盘锦最知名的三大特产。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生长着120万亩芦苇荡,年产芦苇50万吨,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苇场。“又到了收割芦苇的季节,却看不见苇客的身影。热闹场面没有喽。”路边,一退休工人看着苇花在飞,随口说道。以前,芦苇的收割全凭工人手中的镰刀。“以前,一个壮劳力挥镰撒汗一整天,也就割1吨左右。盘锦地区有120万亩的苇场,仅靠当地的壮劳动力来收割显然是难以完成。”退休多年的原东郭苇场宣传干事刘宝中说,“所以,我们不得不对外招工。当地人称这些来割芦苇的人为‘刀工’。‘刀工’既有来自周边县乡的农民,也有许多来自内蒙古、吉林、河北、山东等地的异乡人,当地人也称呼他们为‘苇客’。”割芦苇的最佳时节是海水春潮翻涌之前的上冻期,大约在11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那是东北最冷的时节。尽管活计很苦,但芦苇收割季恰逢农闲,每年都有大批苇客来到芦苇荡挥洒汗水。“在盘锦的芦苇收割历史上,苇客最多时达五六万人。还有专人赶着马车将苇子运到固定的苇垛,‘万人千车’曾是辽河口苇场当年最为独特的人文景观。”刘宝中说。
塘铺里的生活艰苦而空虚
芦苇的收割季节最短也需要两个月,如何解决吃住成为来自异乡的苇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听老人讲,以前日本人占领这里的时候,苇客都是自己动手,在芦苇荡的深处,用苇草搭简易窝棚,在里面垫上一些苇草。东北的冬天那么冷,住宿的艰苦程度可以想象。”刘宝中说,“后来,一些苇客学着当地的渔民,在靠近坝沿的地方修建地窨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再在里面盘一个小火炕,差不多可以住两三个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苇场成立后,考虑到苇客的食宿需要,农场在苇塘里建起了“塘铺”。所谓“塘铺”是仿照当地民居修建的囤顶房,当地人称其为“海青房”。房子内部打通,形成大筒子屋,屋内是南北对面炕,中间隔着一条1米多宽的过道,过道的中间有两根木头柱子,支撑着房屋的悬梁。在东郭苇场道北作业区,记者看到了一排排的塘铺,一名负责看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塘铺有的至少有三四十年历史了。”
“塘铺是苇客在苇塘的主要生活区,每处塘铺都有好几排的囤顶房,可容纳很多苇客,有些大的塘铺能居住500多人,几乎相当于过去一个小屯子。”原东郭苇场党校校长郑家贵说。虽然相比窝棚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塘铺条件依旧艰苦:塘铺内没有取暖设施;很多时候只能侧着身子睡觉;饭菜除了白菜就是土豆,吃次豆腐就算解馋了。到了上世纪80年代,苇客生活逐渐改善,基本每处塘铺都开设了小卖店,烟酒等都可以买到。
“候鸟”飞走了,不再回来
随着时代变迁,芦苇收割方式不断改进。芦苇收割从最初的镰刀变成了推刀,到1995年前后变成了圆盘油锯,及至2005年,芦苇收割机成为主力。“一台芦苇收割机一天差不多能割三四十吨,相当于30多个壮劳动力的一天的收割量。”郑家贵说。芦苇收割机的广泛应用,意味着刀工的减少。“现在苇场里芦苇的收割基本全部实现机械化,只有公路、水渠两侧以及收割机上不去的地方还需要刀工。除此之外,苇塘里需要依靠人力的就是打捆和垒垛这两样活了。”乔凤栋说,“这些活靠盘锦当地的劳力就已足够,也有外地人来苇塘找活,但是数量已经非常少了。”“渐渐地,候鸟飞走了,不再回来。”乔凤栋说。苇客少了,苇塘里的塘铺也日渐冷清。如今,塘铺的利用率越来越低,成了闲置房。“外来苇客几乎没有了,当地来苇场来干活的人都是每天早上骑着摩托来打捆、垒垛,傍晚又都骑着摩托回去了,很少有人住塘铺了。”乔凤栋说。塘铺在风雨中逐渐毁坏,数量也在减少。曾经可容纳几百人的大塘铺,如今只有几名苇塘看护的工人在守护,一些老的塘铺逐渐废弃、倒塌。起先,每个作业区下面都有三四处塘铺,现在两个作业区间只有一个塘铺。盘锦的东郭、羊圈子以及赵圈河三大苇场共有将近200个作业区,但是塘铺的数量不过百八十处。
——摘自辽宁日报